漂之内蒙古,寻味扎兰屯

2022/9/12 来源:不详

说来不惭愧,提到乡、村、屯,在俺水上漂的记忆里,就是小院喂猪,山坡放羊,池塘养鱼,开块空地,种点粮食、蔬菜的农村。

如果细细数来,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乡、村和屯,绝不是一个概念,乡与镇平级,是俺们天朝上国最最基层的行政区域。

而村,是当地农民自治的行政区,一个乡镇,是由若干个行政村构成。

那么,屯和行政村又有神马不同?屯,不过是行政村下面的自然村落,这样的自然村落,有的因为驻军或者屯垦而成,故称其为屯。

像什么靠山屯、向阳屯…,时代的烙印极浓。

实际上,也好理解,一个行政村,也是由若干个屯或自然村构成。

再细数一下官衔,行政村里的大官,例如村支书、村主任、还有专门管妇女和计划生育的美女主任,他们皆属于村干部的范畴。

而所谓的屯官,不过是班组长级别,被排除在村干部序列之外。

乡与镇,作为俺们天朝上政府部门,在编的工作人员,皆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村官,那只能呵呵了!

一句话,乡长为官,村长为吏,所谓的屯长,只能是吏的跟班。

如果引申到俺们天朝上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扎兰屯,以上的细数,全都数错了,而且也是大错特错。

关于扎兰屯,百大爷是这样描述的,呼伦贝尔市下属的县级市,管辖7个街道,8个镇,4个乡。

那是天上有飞机,地上跑火车,附带高速、国道和省道的大地方,简而言之,厉害了,俺的扎兰屯!

关于内蒙古扎兰屯的建制沿革,据说要追溯到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不过,扎兰屯真正变成县级市,是从公元年的1月1日以后开始的事。

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背靠大兴安岭,面对松花江、嫩江平原,有山、有水、还有树,尤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东铁路,使扎兰屯变为中东铁路西线的一个重要火车站。

一句话,扎兰屯,一座由中东铁路而兴起的老城市。

细数起来,百年之城扎兰屯,不得不先说沙皇俄国与日本倭寇为争夺远东霸权,于上上个世纪末,和上个世纪初,在俺们天朝上国修建了一条贯穿东西,再南下到旅顺口的“丁字形”铁路,即历史上著名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由西国门满洲里入境,经过海拉尔,也就是现在的呼伦贝尔市,而后是扎兰屯、齐齐哈尔到哈尔滨。

然后向东继续延伸,过牡丹江,达到绥芬河,就是老夫前两天,“漂走东三省”路过的绥芬河,最后由绥芬河出境,进入现在的俄罗斯。

扎兰屯,正好是中东铁路,穿过兴安岭,进入松花江、嫩江平原之前必经之要地,在蒸汽机时代,冒着黑烟、吐着白气的火车开到扎兰屯,既要加水、又需加煤,同时,蒸汽机车还有一些必要的维修保养。

那年头,开火车也是耗体力的活,冬天冷,夏天热,所以,火车司机和加煤的司炉,必须休息换班。

由此,一切与火车相配套的设施,在扎兰屯应用而生。

就像这座吊桥一带,就是中东铁路通车不久,公元年圈地修建的。

当是时,沙俄铁路管理人员那些大鼻子们,在这里吃喝玩乐,运动休闲,而俺们天朝的百姓,只能远远的看着,根本不可能靠近。

说道这里,俺水上漂明表,第一辆从哈尔滨开出的火车到达扎兰屯,是在公元年4月15日。

细数起来,因吊桥而得名的扎兰屯的吊桥公园,还被俺们天朝上国的旅游局评定为4A景区,是不是唯一不收门票的4A景区,老夫就无从考证了。

简而言之,扎兰屯人民厚道!

当然,现在这座由两根钢缆悬空,上系42根细缆的吊桥,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据说,也就是道听途说,Afterliberation,政府对这座古老的吊车,也是多次修缮,桥头汉白玉的立柱,桥身乳白色的雕花栏杆,欢快明了,透露出现代气息。

说到这里,俺水上漂再名表,目前地球上,只剩下两座百年吊桥,一座在俄罗斯,北极熊大鼻子那疙瘩。

另一座,就在俺们上国的扎兰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沙俄上流社会的“日光浴场”,现如今,早以已经变成布衣百姓游憩、晨练的场所。

太平盛世,本地居民来到这里,伸伸胳膊,扭扭臀部,说说张大妈,谈谈李大婶,再扯出个刘大爷,八卦之后,剩下的,就是一脸的满足。

遥想前两天,俺水上漂在抚远黑瞎子岛义愤填膺,曾经提到沙俄北极熊全面控制黑瞎子岛,起因就是因为年的“中东铁路事件”,说白了,就是照片中这条弯曲的铁路。

中东铁路,沙俄大鼻子在中国修建的铁路,且管理权还属于他们番邦,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无奈和不得已。

追踪溯源,还是在大清光绪年间,即年,鸿章李中堂前往俄国祝贺沙皇戴帽子典礼,与北极熊签订一个神马神马御敌互助条约,前提是允许对方修建一条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东西走向的铁路,而这条铁路,在哈尔滨,又向南延伸到大连的旅顺口。

当时,李中堂坚持,铁路被命名为“大清东省铁路”。

从公元年开工仪式,到年全线通车,铁路全长大约公里。

关于当年“中东铁路的那些事”,百大爷多有描述,俺水上漂就不在人云亦说了。

当是时,大清国甲午海战失败,《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倭寇拿着赔款的银子,虎视眈眈,欲染指东北,让大清国寝食不安。

当年刚带上王冠的俄国皇帝,年轻气盛,托人告诉李中堂,让俄国在你们东北修条铁路,如果日本人敢来捣乱,俄国的大鼻子,坐着火车过来,立刻帮你灭掉那帮小矮人。

估计,李中堂是被那个沙皇忽悠了,北极熊大鼻子那有那么好心,它不过想通过这条铁路,有效的控制、掠夺富饶的东北地区。

时过境迁,虽然还是当年的路基,但是,火车已由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现在的电力机车。

多么优美的曲线,蜿蜒在群山峻岭中,特别是,一辆行驶的电力机车经过这里的时候。

卧牛河铁桥,修建于日满统治时期的公元年。

据说,也就是道听途说,桥墩上连接的钢结构,是在日本国内预制好,运到现场连接。

当然,Afterliberation,政府对该桥进行了3次大型维修,可以说,这片区域,70年前,倭寇时期修建的桥梁,只有卧牛河铁桥保留下来,而且,至今还不打算退休。

登高望远,天高云淡,由于是暖秋,没有看到金风飒飒,层林尽染的景色。

但是,俺们自助游联盟这帮人,许多圈友已经交往多年,大部分人到扎兰屯的目的,就是为了会友、喝酒,赏秋倒是放在其次。

看着张张洋溢的笑脸,不得不让俺水上漂反思,以后是融入集体“众乐乐”,还是继续孤车自驾“独乐乐”!

细数扎兰屯,自然离不开火车,以水上漂愚见,扎兰屯,说其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名副其实。

据说,也就是道听途说,目前在俺们天朝上国,共有11个铁路博物馆,当仁不让,“内蒙古中东铁路博物馆”,就在呼伦贝尔市的扎兰屯。

如果要细数俺们天朝铁路的历史,恕俺水上漂孤陋寡闻,中东铁路应该更有值得八卦。

毕竟,“中东铁路的那些事”,牵扯到战争、领土纠纷、还牵扯到两国关系。

到此,铁路、火车说的差不多了,俺水上漂还是数数扎兰屯的伙食吧。

说来不惭愧,这是老夫第一次,看到包间里还有这么大的桌子。

二十多个人坐满后,一点都不显得拥挤。

人到齐、菜上座,老同知大哥拿出的烧酒也斟满,文涛老大端杯后,发起动员令:女的口大点,男的全进去!

昔日的中东铁路西段,现在叫“滨州线”,即哈尔滨到满洲里。

沿滨州线西行,沿途大站为牙克石、海拉尔、直到满洲里国门。

按照本次赏秋活动的组织者,扎兰屯老同知大哥的安排,下一步就是西行,乘火车,走滨州线,大约一个小时,来到距离扎兰屯60多公里的巴林镇。

那么,行政管辖属于牙克石市的巴林镇,又有神马不同凡响之处?继续:漂之内蒙古(2)牙克石市巴林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