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进行时两户贫困户的脱贫故事澎湃
2023/10/2 来源:不详
时间进入到年5月。
“到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郑重承诺。”
这一年,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清水河县作为自治区贫困县,经过持续攻坚,已于年4月退出自治区贫困县序列。51个贫困村也于年、年先后退出贫困村序列。但巩固脱贫成果,补齐短板,再加一把劲,动员全社会力量,将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精准再精准施策,让贫困人口充分感受到党的政策的红利和温暖,是清水河县委、政府领导班子深入的考虑和践行的重点。
为此,在4月17日召开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年第11次会议上,对继续压实帮扶责任制做出部署。在实施十一大帮扶政策上持续发力。在产业发展、异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持、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小额信贷、扶贫扶志、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纳入保险等方面政策推进上进一步做实做细,提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业绩打造脱贫攻坚先进县的目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讲。是的,贫困人口在脱贫过程中更能深深感受到!
在清水河脱贫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两件故事。这两个家庭是丧失了基本劳动力的家庭,帮扶难度很大,帮扶力度也不能小。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还要让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实现新生活,还真的需要下一番施策的功夫。
01
北堡乡长门沟村委洞儿沟村孙秀福家庭。家有耕地20亩,一家5口人,儿子孙永强从一出生就身体残疾,下肢瘫痪。孙秀福从年就开始患病,年也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一年的农业收入也就是元左右。
就是这样一家收入,靠自己努力,基本解决了温饱和来年春种的生产资料购买就很不错了,但通过精准施策,让这个家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孙永强的两个姐姐,通过教育扶贫,圆了大学梦。这是清水河贯彻国家、自治区各项资助政策,同时出台了清水河县教育扶助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初中阶段的“两免一补”,高中阶段“两免一助”和大学阶段的建档立卡新生大学资助、“泛海助学”行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扶助措施实现的。现在孙永强的大医院做了一名医生,二姐毕业于内蒙古扎兰屯职业学院,正在天津打工。“没有党的好政策,我是做梦也功不起两个孩子上大学,现在还有三万元教育贷款,以我的生活境况看,也不用愁了!”孙秀福这样说。
孙秀福一家于年6月搬迁到城关镇南岸名筑小区居住。这是清水河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受益者。他家只个人出资元,就能住上两间各40平米的楼房。窗边摆放的盆花刚刚绽放,整洁的屋子内体现着城市人的生活气息。从年以来,清水河就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活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帮助搬迁人口逐步摆脱,走上致富之路。至年,全县累计搬迁户人。其中集中安置户,人,分散安置户,人。全县设置了益民小区、紫竹苑小区、南岸名筑小区、爱心家园小区、天井泰康小区和聚宝庄、白旗窑、韭菜庄幸福互助院、八垧地湾、上善庄、李山沟等11个安置点。搬迁人口的生活和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
有关部门还为孙秀福免费安装了宽带网络。还免收物业费。从年就嫁到清水河县来的孙秀福妻子,是四川省德阳市人,身体也有点亚健康,她说道:“党和社会对我们关照的很好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为孙秀福一家算了一笔账,了解了他家的生活境况。
他家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因为劳力状况每年大约元。
20亩地享受农业补贴元(包括种地补贴、良种补贴等),还包括孙永强的每年残疾补助元。家庭享受低保金元,共计元。这是转移性收入。
设置岗位、提供公益性收入是帮助孙秀福一家脱贫的重要举措。清水河县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设置生态扶贫林草资源管护和宣传员岗位,使贫困人员从事林草资源管护和宣传,每年增加公益性岗位元。另外在年初,为孙秀福妻子在南岸名筑小区提供了环境卫生清洁员岗位,每年收入元。这样孙秀福家庭的转移性收入每年约元。
这样他家的一年收入大约元。生活水平吃穿住的问题都已解决,还可有一部分盈余。政府还为他家代缴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
扶贫工作仅是阶段性历史任务。跨越了贫困实现了小康,发展之路还更加漫长。清水河县自年建设电商模范县以来,就将电商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县建起55处电商平台销售点的基础上,借助蒙清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引领和旗舰带动效应,畅通内外物流,把小家庭和大市场紧密链接起来。在推动产业发展、人口就业、农民增收上迈出重要一步。孙永强正是企业帮困的受益者。
年,蒙清公司和稍有文化知识的孙永强建立了密切联系。扶贫单位和公司为他配置电脑并联网。他可以在家办公,为蒙清公司收集全县共计户贫困户的种养业数据。通过市场预期和贫困户建立紧密联系,及时将他们的产品以高于市场价格(每公斤0.2元)收购出售。这样身残志坚的小孙既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强学习工作信心,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他现在凭自己的努力和社会关照,每月能收入元。“没有共产党政策,我哪有这份工作!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一辈子,我很高兴在党的帮助下,我能通过个人努力创业谋生。”二十岁的小伙子孙永强动情地说。
02
视线转移到另一家。五良太乡五良太村贫困户邢福枝家。也是蒙清联系的贫困户之一。蒙清公司创客部负责人正与电信公司工作人员为她家安装宽带。
(蒙清创客部负责人许占祥为董紫彤安装宽带)
贫困户邢福枝老人63岁,丈夫于4年前因癌症去世。自己每年种着2亩余地,生活贫困。政府在养老金,企业托管奶牛肉驴、公益林、农业等方面予以扶持,年总收入余元,生活问题基本有了保障。但这是户特殊家庭。小外甥残疾人董紫彤常住在姥姥家。经过了解,她是和林格尔县一间房村人,父母打工挣钱,母亲还要跟弟弟陪读,她就和姥姥相依为命。小女孩3岁时因不慎从班车窗口掉落,从此下肢无知觉,行动不便,终日在炕上躺着。已14岁的她,已饱尝了人间的苦难。但她勤奋好学,通过自学,文字能力达到初中水平。
(董紫彤和姥姥)
县委、政府领导、帮贫责任人多次深入紫彤家慰问,给予她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年5月14日,蒙清公司经理黄福星在一次全县组织的电商扶贫专题培训会上了解到小紫彤情况。公司就将紫彤作为电商扶贫对象,扶志扶智。电脑配置好了,宽带也接好了。公司在她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她找工作,并每月给元的资助。并计划将来为她建立一个电商平台,销售本地物产,通过创业自立。董紫彤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说“没有烦恼,只要每天高兴充实就好了。”
(蒙清公司员工教授技网上技能)
作者感言,这是两户特殊的贫困户,在贫困户群体中,帮扶难度和力度上都较其他贫困户大。但非常贫困人口需要采取非常之策。正是经过县党政领导重视、社会合力,再加政策扶持和扶志扶智的综合施策,他们的家庭才象正常家庭一样,充满欢乐和生机。他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
张全载,政协清水河县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爱好文史、书法。主编完成《清水河县志(-》《清水河文史》《清水河革命老区发展史》等六部著作,个人作品有诗散文合集巜孺子集》。
来源:县委宣传部
原标题:《两户贫困户的脱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