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呼伦贝尔一步一个脚印澎湃在线

2023/7/9 来源:不详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disease/a_6108180.html
                            

时光如大河奔流,载着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呼伦贝尔儿女,站在了年的大门前。

回望来路,我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呼伦贝尔市已完成人脱贫、39个贫困嘎查村退出和2个国贫旗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06%。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共派出个帮扶单位、余名帮扶干部开展扶贫工作,实现有贫困人口的贫困嘎查村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和视察内蒙古期间,对我区的脱贫攻坚作了重要指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呼伦贝尔市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决战决胜、一往无前。

推进扶贫项目巩固脱贫成果

呼伦贝尔市各旗市区各部门认真贯彻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优先位置来抓,以实现高质量脱贫为目标,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以发展扶贫产业为主攻方向。

在发展扶贫产业、实施扶贫项目过程中,呼伦贝尔市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电商等产业扶贫项目,巩固脱贫成果。截至4月,全市年脱贫攻坚项目库项目数已达个。

今年,呼伦贝尔市将继续强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加快资金落实到项目,确保扶贫资金切实发挥实效。截至第一季度,呼伦贝尔市已拨付到旗市区的中央、自治区两级扶贫发展资金共计万元,目前安排落实扶贫项目个,其中已开工项目个,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光伏、小型公益基础设施项目等。

总投资万元的鄂伦春旗“十三五”第二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光伏扶贫是国家提出的10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是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在具备光伏扶贫实施条件的地区,利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光伏电站,产生收益全部用于扶贫。项目建设乌鲁布铁镇、大杨树镇、宜里镇、诺敏镇4个乡镇共7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座电站装机容量千瓦,总规模千瓦,共关联21个贫困村的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0元。项目的建成确保了贫困户持续稳定获得发电收益,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也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培育扶贫产业拓宽致富之路

脱贫攻坚越是到紧要关头就越要找准扶贫工作“靶点”。为此呼伦贝尔市大力培育扶贫产业项目,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致富之路。总投资1.亿元的阿荣旗扶贫牛场项目于年开始建设。阿荣旗委、政府始终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精耕细作,克难攻坚,积极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业,制订出台了《阿荣旗肉牛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建成运营扶贫牛场2个,辐射带动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阿荣旗扶贫牛场项目。

据介绍,到今年年底,阿荣旗现有牧场将基本形成工厂化养殖规模。每个贫困户都将获得1头基础母牛,贫困户收益有了稳定保证。扶贫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当地饲料加工、青贮饲料种植等多产业同步发展,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立足项目建设,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龙头为带动,投资万元,建设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的扶贫产业园。

据介绍,园区内建设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养殖区,粪污处理区和生活服务区。依托民族乡丰富的山地草原、甸子草场和良好的农户饲养基础,规模化养殖肉牛年存栏头,肉羊只,奶牛头,生猪口,打造现代化养殖产业链,进一步壮大了乡村经济。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当地扶贫干部告诉记者,扶贫产业园建成后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能够吸纳12至1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元左右。“项目产业+就业”的扶贫功能,让贫困劳动力捧上了脱贫“硬饭碗”。

京蒙扶贫协作助力脱贫攻坚

在鄂伦春旗乌鲁布铁镇食用菌包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自年投产以来,这个项目慢慢地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当地正借助京蒙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种植结构调整为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食用菌生产规模,一个个菌包正实实在在变身为脱贫的“钱袋子”。

邻村的周宪凤在基地工作有一段日子了,她说:“在咱们这个地区平时没有什么活可以干。自从基地建成后,大家都有活干,都有收入。我也不用跑远路了,在家门口儿打工很方便。”食用菌包生产基地在用工季重点安排附近村的贫困户优先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有10名贫困劳动力长期在食用菌基地务工,临时务工的有人左右。另外,食用菌基地租赁给合作社,租金用于全镇18个贫困村的公益事业,集体资产滚动发展。”当地干部陈新宇说。

这几天,今年的第一批菌包生产即将结束,车间里,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桂春正细心地指导工人们按流程规范操作,监督菌包生产每一个环节按技术标准进行。“现在大家的腰包鼓了,这可得感谢京蒙扶贫项目的实施。”孙桂春说。

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越到最后关头,越要咬紧牙关,越要保持敢闯敢拼、甘于奉献的精气神。高站位把握决战要求,高质量完成决胜任务,高水平巩固脱贫成果,高起点谋划长效机制,呼伦贝尔将一鼓作气,越战越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类项目名片

01

项目名称:

阿荣旗扶贫牛场项目

项目介绍:

近年来,阿荣旗委、政府始终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精耕细作,克难攻坚,积极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业,制订出台了《阿荣旗肉牛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建成运营扶贫牛场2个,辐射带动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年,共投入资金1.亿元,建成扶贫农牧场两个(霍尔奇镇复兴屯扶贫牛场、霍尔奇镇平顶山村扶贫牛场),采购基础母牛头。

预计到年底,阿荣旗现有牧场基本形成工厂化养殖规模。每个贫困户获得1头基础母牛,阿荣旗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壮大集体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勃勃生机。此外,还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如饲料加工企业、青贮饲料种植业、为部分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02

项目名称:

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食用菌包生产基地

项目介绍:

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食用菌包生产基地是鄂伦春自治旗借助京蒙扶贫项目,当地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种植结构调整作为打造“一村一品”的核心,不断壮大食用菌生产规模,让菌包实实在在变身为脱贫的致富包。

项目于年初投产,总投资万元,占地面积0平方米,一年可生产万袋食用菌菌包。这几天,今年的第一批菌包生产工作即将结束,车间里,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桂春细心的指导工人们按流程规范操作,监督菌包生产每一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去年这里生产了万袋的食用菌,带动12个贫困村,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务工的收入。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