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扎兰屯游记
2022/9/15 来源:不详北京酒渣鼻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今年的“五一”节过得很有意思,二弟和侄女开车拉我和老伴一起到呼伦贝尔市扎兰屯游玩了一天,尽管路途有些远,但玩的很开心、很愉快,作游记如下:
一、观赏杜鹃花:
我们先去了扎兰屯一个叫“翠屏山杜鹃坡”的地方,特意去那里观赏和拍照野生杜鹃花。很让人失望,当我们到达目地时,眼前没有出现人们传说中的满山遍野的艳丽杜鹃花景象,只远望到山顶处有几处面积较大的杜鹃花丛,而前来的赏花人那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正所谓“人比花多”形容这里一点不为过。望着汹涌如潮的赏花人群,实在是没有信心登顶,只好在山下远距离拍摄了几张照片,也算不枉到此一游。
二、参观吊桥公园:
扎兰屯吊桥公园始建于年,以园内“吊桥”而得名,清东铁路通车后,园内只有悬索桥和衍桥,是专供当时修建中东铁路的沙俄贵族们享乐的场所。解放后吊桥公园连年修缮,近几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和创新,现吊桥公园以其崭新的面貌、秀丽的风光,迎接前来观光的客人。
吊桥公园位于市区的北部,占地面积68公顷,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如今扎兰屯吊桥公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扎兰屯地标式建筑之一。
公园内以“吊桥”最富盛名,“吊桥”由两根巨大的铁索悬空而成,上面系有42根细铁索,下面由木板铺就,据说行人来往桥上,如轻舟划于水面晃晃悠悠,大有飘若欲仙,心旷神怡的感觉,很可惜现在吊桥禁止游人通行,没能亲身体验这种飘飘欲仙感觉。据介绍世界上只有两座百年以上的吊桥,一座就是扎兰屯吊桥,另一座位于俄罗斯的伊尔库斯克。公园内还有苏联红军烈士墓、望湖亭、三角亭、月形拱桥、一柱亭、垦石园、环形湖、中东铁路博物馆等景点,园内古木参天、杨柳婆娑、亭台错落、绿草茵、碧波荡漾。
年8月叶剑英元帅游览扎兰屯时留下一诗手书;
《扎兰屯》
雅鲁河畔扎兰屯,几派清流拥水村。
铁索悬空新瀑急,吊桥桥上忆长征。
作家老舍先生也曾在此赋诗一首;
《辛丑夏访扎兰屯》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扎兰天一方。
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
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
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这也算是历史名人对吊桥公园的赞赏和嘉许吧!吊桥公园是开放式免费公园,毕竟扎兰屯地域偏僻,又不是出名的旅游城市,外地人很少来此一游。不过游过吊桥公园后总体感觉上还是比较粗糙和荒蔽,除了吊桥有些年头而外,其余的不过而而,这样的一处景观为何能评上“AAAA”级就不得而知了......。
三、苏联红军烈士墓:
进入吊桥公园,首先看到的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据介绍在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驻大兴安岭部队,借助大兴安岭的天然屏障,负隅顽抗,8月13日,苏联红军先头部队通过扎兰屯继续向南进军,其后续部队在大兴安岭顶和岭东,同日军发生激战,先后解除了驻守博克图和扎兰屯两地的日伪武装,在这两场战斗中,有5位苏联红军官兵壮烈牺牲。8月16日,苏联红军第七军第师进驻扎兰屯,接管了扎兰屯地区的日伪政权,并建立了城防卫戍司令部,维持地方社会安全。当年10月将在扎兰屯、博克图两地战斗牺牲的5位红军官兵的尸骨进行安葬,安葬地点在扎兰屯火车站前广场的苍松翠柏之下,同时修建纪念碑一座,纪念碑为钢筋水泥砌成,宽3米,高2米,正面镌刻有俄碑文,碑文写着“这里安葬着在同日本帝国主义者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按照俄国人的习惯,在水泥碑前下方埋葬了5位牺牲的苏联红军官兵的尸骨。
年夏,布特哈旗人民政府决定,将火车站广场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移到吊桥公园,重建纪念碑,重建后的纪念碑位于吊桥公园的东侧,通高15米,北侧镌刻着牺牲者的姓名、职务、出生时间和牺牲时间,整个纪念碑庄严肃穆,每到清明节和重大节日,当地各族人民群众都到此扫墓祭奠,并进行各种凭吊纪念活动,纪念这些为中国的解放而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
纪念碑座上雕刻的五位牺牲者的名字
尼·特·诺维科夫:中校年生,年8月21日牺牲。
依·夫·吉里普罗夫:上尉年生,年8月16日牺牲。
德·依·伊万诺夫:中尉年生,年8月19日牺牲。
尼·弗·索普达多夫:大士年生,年8月20日牺牲。
伊尼森科夫:中士出生不详,年8月25日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