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科普知识五魅力满洲里
2024/8/16 来源:不详(四十一)夏季从6月上旬开始至8月下旬。处在北方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空气的交绥,降水集中,降水量相当于年降水量的62%~74%,降水量为.72毫米,夏季蒸发量为毫米,气候温热,夏季平均气温为20℃,相对湿度55%左右。由于气旋活动和地形抬升作用,湖西岸在夏季极易形成雷雨和降冰雹天气。(四十二)秋季从9月初开始至11月止。是冬季风代替夏季风的季节,随着太阳高度变化辐射量减少,多晴朗天气,降温急剧,常出现每旬递降3℃的变化,秋季平均气温为2℃,降水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毫米左右,相对湿度为60%。9月中旬,秋霜随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初霜冻日为9月中旬。(四十三)冬季从11月下旬开始至翌年3月。处在极地大陆性气团所形成的西北冷空气和较强的蒙古高压控制下,是一年四季中最漫长、最寒冷、降水量最小的季节,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降水量为10毫米,冬季蒸发量为30毫米,相对湿度为75%左右。寒潮天气温度骤然下降10度或以上,且多伴大风或暴风雪天气。保护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凉短促,秋季降温急剧霜冻早。(四十四)保护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相应的缩短了植物生长期。年总辐射量在~兆焦耳/平方米,是呼伦贝尔市太阳总辐射最高的地区,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日照时数是受本区纬度、季节等天文因子和云、天空澄朗状况等气象因子影响。由于保护区纬度高,可照时数较多,全年日照总时数在~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70%。湖区的日照时数和太阳的总辐射量都较丰富,有利于和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四十五)呼伦湖保护区经纬度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日照时数可反映一个地区的实际光照长度,能综合反映出各种天气现象(云、雾、降水等)对可能日照时数的影响。满洲里的日照时数历年平均为小时,阿木古郎的日照时数历年平均值为2小时,阿拉坦莫勒的日照时数历年平均值为小时。(四十六)保护区周围的日照百分率高于呼伦贝尔市其他地区,日照百分率为65%~70%。保护区内夏半年(4~9月)的日照时数在~小时,冬半年的日照时数在~小时,夏季的日照时数最长,日照时数在~小时,春季次之,日照时数在~小时,冬季日照时数最短,在~小时。各地的日照时数随着季节性日照时数的缩短而缩短。(四十七)保护区受所处地理环境和下垫面的影响,年平均温度分布是北端和远离湖岸温度较低,西南端或近湖岸温度较高。根据近40年的数据统计,在保护区境内满洲里的温度最低,年均温度-0.6℃,阿木古郎次之,年均温度0.2℃,阿拉坦额莫勒是大兴安岭以西年平均温度最高地带,年均温度为1.1℃,较阿木古郎和满洲里分别高出0.9℃和1.7℃。湖北岸与南岸相比,年平均温度相差0.5℃左右。最冷时,极端最低温度达-42.7℃出现在年1月16日,此时保护区的平均温度低于扎兰屯、那吉屯,与尼尔基接近,最暖时,极端最高温度为40.1℃在1年6月25日出现于阿拉坦额莫勒镇,这也是呼伦贝尔市的极端最高温度。湖区多年来的平均温度为-0.24℃,每年7月的温度最高,平均值达到20.3℃与尼尔基接近,又高于扎兰屯和那吉屯,每年1月的温度最低,平均值为-22.58℃,湖区多年平均气温年变化。保护区受气候暖干化和温室效应的影响,保护区的均温逐年呈递增趋势,温度提高2℃以上。(四十八)年均温、各季节均温及冬半年、夏半年均温,阿拉坦额莫勒的最高,满洲里的均温较低。冬半年,满洲里的均温-10.17℃,阿拉坦额莫勒的均温为-11.72℃,阿木古郎的均温为-13.07℃;夏半年,满洲里的均温为12.81℃,阿拉坦额莫勒的均温为15.57℃,阿木古郎的均温为15.01℃。(四十九)全年平均气温≥0℃的牧场生长期~天,有效积温为~℃;日平均气温≥5℃的农作物生长期为~天,有效积温为~℃;日平均气温≥10℃的喜温作物生长期为~天,有效积温为.5~.0℃。(五十)保护区无霜期在~天之间,是呼伦贝尔市无霜期最长的地区,其中,阿拉坦额莫勒为天(4月17日至9月28日),满洲里为天(5月14日至9月9日),阿木古郎为天(5月15日至9月16日)。来源:呼伦贝尔日报平台编辑: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