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林草局加强湿地保护筑牢生态屏障

2023/10/26 来源:不详

                            

加强湿地保护筑牢生态屏障

——市林业和草原局多措并举推进

湿地保护与建设向纵深发展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是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湿地类型齐全,含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大类型,总面积.2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8%,占全自治区湿地面积的49.8%,是内蒙古自治区湿地面积最大的盟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决策,各项措施相继实施,有力促进了全市湿地保护、建设和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制定了《呼伦贝尔湿地保护规划(年—年)》,提出了“大小并抓、分类保护”的管理思路,即“大湿地”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模式进行重点保护,“小湿地”以结合天然林保护、草原保护政策进行普遍保护。并成立了“呼伦贝尔市湿地保护管理站”,配备专业人才队伍,职责职能定位更加明确,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形成了湿地保护与建设专项管理工作格局。

分类划定管理

组织实施到位

呼伦贝尔市地方建设管理的国家级、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共9处,总面积.2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分别为呼伦湖、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辉河,总面积.69万公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处,分别为额尔古纳湿地、海拉尔西山、黄羊、柴河、室韦、维纳河,总面积88.52万公顷。目前,全市地方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已覆盖11个旗市区、2个市直属林业局;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额尔古纳湿地省区级自然保护区等)11处,总面积达.31万公顷。

专家组调研植物监测样地

为充分发挥我市湿地资源禀赋优势,年以来,市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与建设。目前,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索尔奇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扎兰屯秀水国家湿地公园等获批在建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共13处,总面积达12.39万公顷,建设覆盖全市8个旗市区、6个市直属林业局。

今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全区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我市申报13处全部获批,占全区总数的81%。依托各级自然保护地和重点湿地体系建设,形成湿地保护网络。按照我市湿地资源地域分布实际,将呼伦贝尔市岭西草原——木特纳亚界河(中俄国境线)至海拉尔河段湿地及周边草原、莫和尔图河上游(海拉尔河支流)、海拉尔河湿地及湿地周边草原、额尔古纳河及河岸周边森林草原、岭东森林雅鲁河干流河段、大东沟干流河段湿地及两河河岸周边森林、卧牛河及周边湿地、杨旗山水库周围湿地等进行划界重点保护。

认真组织落实

宣传活动到位

近年来,市林业和草原局坚持开展以生态文明与法制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使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提高了社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