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每个人都有无数选择,但总有人用
2023/10/23 来源:不详
最近的日子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
用自己的方式
抗“疫”
您看到那一位位在小区、路口执勤
为您送上物资、嘱咐您不要出门的
她、他、他们
已经坚守在岗位好多天了
现在
请听听他们述说这些一线的故事
市公安局
站在镜头与文字背后的我们
亦为另一种坚守
感受温情,尊重坚守,传递力量。疫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这些东西,并尽力把他们展现出来。“你们太辛苦了”在家静默的朋友跟我讲,能获得群众的共情,能激励战友们的斗志,大抵就是“字儿警”们的使命吧,而站在镜头与文字背后的我们,亦为另一种坚守,我们也同样在被感动和被激励着。在静默中依旧传递温暖与力量,是我们始终在做的。“与无常处知有情,于有情处知众生”,很喜欢这句话,我们也会继续寻找、继续前行,继续做信念与力量的传递者。
——市公安局民警王丹
扎兰屯
情怀、无畏,难以用只言片语去诠释
我选择用行动诠释
我在层林尽染,广袤无际的呼伦贝尔。一条“静默”的消息,让我从国庆的喜悦中转战到严肃的抗疫工作中来。我的任务是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及周边小区街面巡逻,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让我迎着温暖和煦朝阳迈向冰冷寂静的寒夜。望着空荡无人的街道,迎风飘扬的国旗点燃了我的满腔热血。即使有再多需要面对的困难,都敌不过有一面心系群众的伟大旗帜,我选择用行动诠释“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奋勇担当。坚守的身影与不厌其烦的耐心劝说,这里面的情怀、无畏,难以用只言片语去诠释,只有在为人民服务时才能体悟其中的坚实力量。我将积极奋战,迎难而上,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愿一尘不染,静待疫散,不负阳光,不负爱,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扎兰屯市公安局民警郭强
新左旗
疫情之下,风险面前,每个人都有无数选择
但总有人用一句“我必须”,将答案定格成唯一
“现在是特殊时期,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您立即返回家中!”在封控小区门前,这样的话他一天之内已经记不清重复了多少遍……疫情发生后,吴楠就和特巡警队员们在此安营扎寨,在那辆警车里,他们见证了每一天的日升月落。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片刻犹豫。每天长达18小时的工作时间,加上天气持续降温,他感冒了,但在执勤时,他依旧站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毅和果敢。“特殊时期,只要不发烧就能坚持,咬紧牙关,大家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相信只要我们把小区大门口这一关守好,切断了病毒的传染途径,疫情防控攻坚战很快就会取得胜利。”他坚定的说。疫情之下,风险面前,每个人都有无数选择,但总有人用一句“我必须”,将答案定格成唯一。当每一个平凡的他们挺身而出,最终汇聚成的一定是胜利与希望。
——新左旗公安局辅警吴楠
阿荣旗
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
但当居民对我说“谢谢,你们辛苦了”时,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10月7日,还在派出所巡逻的我接到支援海拉尔的指令,回到家迅速收拾好简单的行装,与战友们一同踏上了光荣而又艰辛的抗疫之路。我的任务是负责封控小区的值守工作,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维护现场秩序。作为一名干了5年文字综合工作的内勤民警,此刻摆在面前的是完全陌生的、繁杂的、快节奏的抗疫任务,但我始终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清晨起床整装待发,到达小区也不敢喝水,实在口渴就抿一抿,第一天工作结束后,我的鞋底就磨破了,脚套破了个大洞,但当居民对我说“谢谢,你们辛苦了”时,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因为热爱,所以守护。回想起刚入警时的青春无悔,壮怀激昂的誓言犹在耳边,我始终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我将继续坚守在战疫一线,在抗疫路上绽放最美芳华。
——阿荣旗公安局民警王嵩迪
伊敏
“晚上光线不好,慢点开”
温暖的话语打破了夜里的寒冷
晚上8点,现在零下7度,口罩上开始凝集水滴,眼镜上随着呼吸开始飘起一阵阵白霜,这种感觉让夜里的温度也变得更加寒冷,寂静的街道和烛黄色的灯光,让这个城市的热闹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我用交通指挥棒拦住了一辆过往的汽车,“从哪来到哪去呀”没等我说完话,司机摇下车玻璃,他娴熟的打开手机扫着我手里的场所码,给我看他的48小时核酸结果,“我刚从公社出来去给牛喂草了,现在回家”,我说:“晚上光线不好,慢点开”。他笑着说:“辛苦了警察同志,有你们在我们老百姓才能安全”。温暖的话语打破了夜里的寒冷,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屹立在最前方。愿早日战胜疫情,恢复往日的车水马龙。
——伊敏公安分局民警于洋洋
海拉尔
“这项任务就交给我吧”
“咱老同志得给年轻人打个样”
时光匆匆,疫情来袭的这些日子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昔日繁华的海拉尔变得沉静了,街道上也是点点匆匆走过的“逆行者”。当我知道封控小区需要值守的时候,我向派出所提出了申请,“这项任务就交给我吧,我今年58岁,还是党员,在岗一天、尽责一天,咱老同志得给年轻人打个样。”于是,我便来到了现在的岗位上,小区拉上了警戒线、围上了栅栏,面对骤然按下的“暂停键”,不少居民一时间都慌了神。“放心,食品吃喝有专门供应,垃圾会有专人消毒清运......”在解释清楚之后,居民就会少一分焦虑,多一分安心。付出多一点,胜利和希望就会更靠近一些。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海拉尔公安分局民警王建国
鄂温克
我作为支援警力中年纪最小的那个人
更应该紧随各位哥哥姐姐的脚步,拼尽全力完成抗疫工作
此刻天高气爽,秋意正浓,落日的余晖映照在美丽的伊敏河畔上。当我每一次认真的看这座城市,越发觉得这座城市的美丽。可此刻这座城市街道静悄悄的,没有了往日的热闹非凡,只有偶尔闪着警灯的警车匆匆驶过。
“请您不要从家中出来在小区散步”“请尽快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喊话声回荡在封控小区内。连续20多个小时的执勤任务,让我明白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今年23岁的我,是刚刚从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毕业的警校生,和校园老师教授的那些课程不同,走上工作岗位,走向抗疫一线的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职责有多神圣。我作为大雁支援警力中年纪最小的那个人,我更应该紧随各位哥哥姐姐的脚步,拼尽全力完成抗疫工作。
——鄂温克旗公安局民警杨高山
根河
又一次的日夜颠倒,又一次的餐不应时,又一次的户外巡防
每一项我都努力做好,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这就是人民警察的职责
初秋的呼伦贝尔,本是一座热闹的边陲旅游城市,却在这金秋十月,再一次被按下了“暂停键”。在海拉尔的街头,不再有口音各异的游客,不再有嘻笑打闹的学生,不再有充满烟火气的各色小吃……只有匆忙而过的应急用车。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体验这样的生活急停了,只记得每次接到紧急通知辞别家人的拥抱,记得每次穿脱防护服的小心翼翼,记得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气味……满洲里的边线看守、根河的隔离宾馆警备,这一次我的角色是在风险小区外执行封控任务。又一次的日夜颠倒,又一次的餐不应时,又一次的户外巡防……每一项我都努力做好,因为我知道,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这就是人民警察的职责。
我们的身后不只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战友,还有所有普通群众,我们的选择只有冲锋在前,直面来势汹汹的病毒,来守护他们得以更加平安健康。唯愿国泰民安,疫情散去,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回归正轨,平安喜乐,幸福安康。
——根河市公安局民警卢占伟
海雁
“妈你不用担心,我第三次都支援疫情了,肯定没问题。”
“晚上执勤肯定冷,听妈的,带上厚棉裤。”
今天是年10月11日,是我支援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第四天。“妈你不用担心,我第三次都支援疫情了,肯定没问题。”在临行前母亲还是执意往我的背包里塞了一条厚厚的棉裤,“晚上执勤肯定冷,听妈的,带上厚棉裤。”作为海雁公安分局此次支援的20名警力中年龄最小的民警,连续30个小时的执勤过程虽然疲惫,但是在执勤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无数的“小温暖”——深夜端来的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同事笑着从衣兜里掏出的红彤彤的苹果;领着孩子的母亲指着我的衣服说:“宝宝你看,那就是警察叔叔。”深秋的呼伦贝尔寒气逼人,但是我们为群众讲解政策、运送物资、上门核酸,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无数平凡人的默默付出,坚守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了抗疫使命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将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入警时的铮铮誓言!
——海雁公安分局试用期民警李宏伟
阿荣旗
新人亦知责任,
不待扬鞭奋自蹄。
新人亦知责任,不待扬鞭奋自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警,投身抗疫大考也是我从警校到警队的转变一战,是为民请命的出征,让我的青春有了非凡的意义;是披星戴月的值守任务,让我有机会践行铁肩担道义的使命。10月9日,一位男子向我寻求帮助:“家里老人患有糖尿病,正在服用的药已经吃完,你们能帮帮我吗?”我立即联系了社区,同时与当地保供配送药店取得联系,及时将药物送到他手中,那一刻他说:“太感谢了,警察同志!”听到群众的认可我备受鼓舞。
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将以“栉风沐雨砥砺行,奋楫争先立潮头”的信念,义无反顾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一代民警一定能行!
——阿荣旗公安局民警敖博
新城
这仅仅距离他新婚才过去了13天
战胜疫情,平安归来,就是彼此最好的约定
“我是党员,我先上!”
“关键时期,特殊时刻,疫情就是命令!我请战!”
10月7日疫情暴发后,新城公安分局河西治安派出所民警张赫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队伍,被分配在核酸检测、小区封控各条战线上,不畏艰难,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与使命。而这仅仅距离他新婚才过去了13天,本是新婚燕尔情正浓,但是爱人对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只有“注意安全”“记得吃饭”的暖心关怀;只有“你是党员,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理解支持;只有“他守护‘大家’,我守护‘小家’”的温柔体贴。或许在这对“新人”看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就是彼此最好的约定。
——新城公安分局民警张赫
最近的日子
我们是这么过的
最近
你的日子里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新闻宣传科
来源丨各地公安机关
编辑丨王越
校稿丨包俊
主编丨王丹
审核丨张丛莹
原标题:《《他们说》:每个人都有无数选择,但总有人用一句“我必须”,将答案定格成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