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恒文学是保险人修身的养分

2023/4/6 来源:不详

孙树恒:文学是保险人修身的养分

记者方磊

......

生生死死就是一张纸

/

死后余生的补养

/

也是一张纸,涵盖责任和义务

/

一诺九鼎,不小心让过失穿破

/

诺言背负着影子,一天的开始就预示了

/

是佛语,是护身符

/

为你一时,或一生弥补

......

”(《保单》)

......

时间,对我非常重要

/

金钱对我没有诱惑

/

“你的风险,我来保障

/

该拿什么拯救你,善良而真诚的承诺?

/

我必须让你参与

/

你的生活,我的温暖

/

每天都微笑

.....

”(《拜访》)

......

远古的时代

/

淘金人用石头雕刻

/

这群私欲暴乱的人

/

共同拼凑金子,互助

/

应对突发的事件

/

当生命以另一种方式死去

/

安顿枯萎了的灵魂

......

”(《保险起源》)

这些书写保险主题诗歌的作者正是一位保险“老炮”,他经年耕耘于保险园地,把自己浸透于事业里的丝丝缕缕感怀用文字记录,字里行间是一个保险人对保险理性冷静而又充盈情怀的抒发与阐释,一个没有保险阅历或者一个没有对保险心怀情愫的人都是无法写出这些文字的。这些诗歌的作者是孙树恒,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一位文学达人。

葱茏往昔

孙树恒8岁那年,母亲就病逝。小树恒经历了人生三不幸之一大不幸。为了撑起这个家,父亲外出打工。从那时起树恒再也没有了母亲的呵护,再也没有了母亲的叮嘱。他感到缺失了一面挡风的壁垒。母亲这个词汇在那一刻就从他的现实的生活中永远的逝去,母亲的期望将成为他永远的铭记。是姐姐把他拉扯大。

孙树恒内心对姐姐充满感恩,上学后,学习非常努力。课余对花花绿绿的小人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他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系列小人书,里面的鲜明的人物个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点亮一盏灯。孙树恒在阅读连环画中度过了孤苦的童年时代,那些伴着成长、有些已经被历史淹没的时代英雄活在他童年的记忆深处。

从乡初中毕业,孙树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旗重点高中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到了农牧学校,孙树恒开始写文学笔记,还参加了文学刊物《鸭绿江》刊授学习

“记得小时候看小说时,那时有些字不认识,我就买来《新华字典》,借来繁体字典,进行阅读。那时学习不紧张,我晚上看小说,为了不影响家里人休息,一开始把灯泡用报纸包上,有一次点时间长把报纸烤着了。后来就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看,几天就两节电池没电了。姐姐不心疼钱,总说,怕把眼睛看坏了。我想近视眼,就是那时的病根吧。”

到了农牧学校上学,孙树恒开始写文学笔记,还参加了文学刊物《鸭绿江》刊授学习。参加工作后,孙树恒一直在党委政府部门工作,与公文打交道。后来调到保险公司。在中国人保时,他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到阳光保险后,孙树恒也是做人事行政和工会工作,这些都与他熟悉的文字离不开。

孙树恒在旗里工作时,在旗委当秘书、在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与保险打过交道。来保险公司是偶然的机遇。

年,那时人保财险呼和浩特分公司想招一个秘书,经朋友推荐,他就千里迢迢前去应聘,试用了半个月,就留下了。由公务员成了企业职员。

“文学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

追忆往昔,孙树恒感慨久久,“我在保险公司从业20多年,觉得自己的精神与肉体,都在这个熟悉并喜爱上了的环境下得以滋养,我曾在呼市保险市场一线锻炼过,我与呼市保险一线的从业人员朝夕相处,做同事,做伙伴,做朋友,相互交流,相互磨砺,相互鼓舞,也相互点缀、雕琢、塑造。几十年下来,许多人物、形象,已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地存活下来。”孙树恒相信作为一个写作者,这些形象,这些故事,是够他受用此生了。“我想写他们,写自己,写这群人在我心中的印记,写自己生活其中的感受。”在他看来,保险从业人员,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奔走,跑业务,搞服务,是有着某种不容忽视的庄严感的。“只是因了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追寻温暖与亮色,如其说为他人,不如说为自己,其实生命都需要倾诉,都需要抚慰,都需要爱。”

进入保险职涯里,孙树恒就从没有间断过文学写作。在中国人保时,他就与同事合办过一张《青城保险》的报纸,有刊号,宣传保险,发布动态,刊登保险文学,最多时每期印刷两万份,随着当地的晚报发行。“我那时已经开始创作,从未辍笔,都要以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我写诗歌、散文,小说,更多的是写散文多一些,只是随性而写。”

孙树恒到鄂尔多斯机构工作,下去调研,结合当地搞经济建设,造成环境污染,致使牧民搬迁,写了散文《最后一座毡房》,发表在《中国金融文学》。他去乌兰察布机构去蹲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司建设以及个人感受,写了散文《集宁,我欠你一个问候》,整版发表在《乌兰察布日报》。“针对保险业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我爱人从保险公司退休,对我触动很大,她对公司的眷恋,对未来生活的迷茫都极大触动了我,我写了7万字的中篇小说《明天并不遥远》,部分连载在《金融文坛》。更多的文章发表在《内蒙古保险》杂志上。”

孙树恒写的短篇小说《跑街的女人》讲述了一位下岗女工不甘做家庭主妇,保险触发她人生蜕变升华,焕发新的生命光彩,这篇保险主题的小说荣获第二届金融文学二等奖。

关于创作视角,孙树恒表示没有刻意选择,完全是顺其自然,创作主题也是多样的。有职业的,有故乡的,有游记,有随景随感。“我的写作有着一定的现实主义倾向,我通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