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文苑细数流年
2022/9/24 来源:不详细数流年
--文/王晓华--
光阴是沙,很多事情都被掩埋了。
但光阴也是水,
浪淘沙反而让事物更加清晰。
所以,我愿在时光的流沙里,
把生活的这杯酒慢品浅尝,
体会其中的五味杂陈。
PART.01
破旧的自行车
上初中时,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每天往返十五六里路去上学,着实也是太辛苦。
邻家二哥有辆旧自行车,闲置着没人骑,于是就送给了我家,让父亲拾掇拾掇给我上学用。
这辆自行车推回家的第一眼,我是一点儿也没相中。首先就是锈迹斑斑,没有车座,没有脚蹬子,甚至连前后瓦盖也没有;其次就是它破得不能再破了,简直是一堆废铁,我打心眼儿里不喜欢。但是父亲说,修一修对付用吧,能骑总比没有强。看着父亲那忧伤疲惫的眼神,我不能再说什么。因为对我而言,毕竟骑车能节省出一大半时间来,也不至于成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来回走十多里路,实属不易。
后来,父亲用小木块儿给我的自行车做了两个脚蹬子,两边用螺丝固定住,然后又把自行车的前后轴浇了浇油。妈妈用棉花和布条给我拼做了一个车座垫。我用砂纸打了打自行车上的铁锈,经过这么一折腾,自行车好歹有了个模样,能骑走了。
骑自行车上学的第一天,仿佛感觉每个人的每双眼睛都注视着它,像是在瞅一个大怪物似的,瞅得我又羞又愧,浑身不自在。这一路,没见过一辆比我这个车还破的车了。
好不容易捱到学校,我偷偷地把自行车藏在一个角落,不让同学看见,怕他们嘲笑我。放学后,等别人都走远了,我像做贼一样鬼鬼祟祟地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往家走,这也许是虚荣心在作怪吧,一路狂奔,生怕别人看到我隐藏在皮囊下的……
记得,那个夏天雨下得特别勤,自行车没有瓦盖,骑着它常常溅得浑身都是泥。车座里浸满雨水,坐在上面,屁股也弄得湿漉漉的。
后来呀,我再也不把自行车骑到学校,而是放到学校附近的同学家里,等放学后到同学家推出来再往家骑。再后来呀,不知过了多少时日,这辆自行车也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有了摩托车,小轿车。但时隔三十多年,我还碎碎念着我的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PART.02
“窃书”的岁月
刚上初中时,我并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就是一个差生,上课不学习,偷偷地看课外书。
当时乡里有个文化站,只要办个借书证,便可以随时借出书来读。因为对学习没兴趣,特别是数理化,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于是,偷看闲书成了我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事。
老师讲课时,我把书藏在课桌里,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拿出来放在腿上,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曾为《故事会》里小花的悲惨命运哭过;也曾被《大众电影》中龚雪的美貌迷倒过;也被《读者》中作者的优美文字吸引过;更为《神雕侠侣》里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感动过……
记得有一次上课偷看《鲁滨孙漂流记》被老师发现,书给没收了不说,还把我“赶出”了教室。第二天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读着我用一晚上的时间流着泪写出来的检讨书时,同学们的目光像利箭一样向我射来,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羞得无地自容。再后来,由于考试不及格,我在初二那年的下学期便辍学了,真正地开始了我的人生漂流。
PART.03
我的复学之路
不曾经历,怎会懂得。辍学后的一年里,跟着父母种地、铲地、拔大草、掰玉米、割豆子、打场,累得我胳膊腿都抬不起来。细想想,这怎是我想要的生活?痛定思痛后,我决心复读。
复读,谈何容易?当时想考学,每科成绩不在九十分以上,想都别想。况且复习生又那么多,竞争也非常激烈。再加上我的基础太差,想后来者居上,堪比登天。但穷人家的孩子要早当家,既然做出选择,就要为自己的将来拼一把。我相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生读书时。从此,挑灯夜读,成了我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别人睡觉时,我悄悄爬起来,读书、做卷子、背题……有时公鸡啼鸣了,我才稍微休息一会儿,第二天仍然会按时按点起床上学。
几年里,从不敢有半点懈怠,因为我知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相信,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机遇必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终于,三年的寒窗苦读,换回了我的骄人成绩。当捧着鲜红的录取通知书,拿着父亲沉甸甸的血汗钱去扎兰屯师范学校求学时,我喜极而泣。
光阴荏苒,回首往事,个中滋味涌上心头。我知道,回忆只是为了铭记。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人生苦短,自当珍惜!
插图摄影/于雪梅
来源:阿荣旗融媒体中心